为保证粮棉油糖等主要作物的基本供给,农机化主管部门从补短板、降成本、提效益方面切入,定位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9大作物,聚焦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6个生产环节,明确提出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作为“十三五”农机化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布局。制定发布了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评价指标体系,公布了首批28个示范县,在全国新布局75个创建县。江苏、吉林、浙江以省政府名义发布整体推进全程机械化的意见,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正在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财政资金向深松整地、秸秆还田、马铃薯机收等重点发展环节倾斜,着力加强高效植保、农产品烘干、秸秆处理等薄弱环节。探索完善了一批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主产区秸秆处理、高效植保、产地烘干能力明显增强,主要作物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节能环保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2016年,在政策带动与需求拉动的双重推动下,畜牧机械化在产业规模、装备体系、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畜牧业健康发展、牧民就业与增收、生态良性循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促进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方面,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成立了畜牧分会,开展系列调研工作,推动推进适用的成套工程装备,推动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装备技术发展,推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项目。
为提高中国蔗糖竞争力,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牵头在广西举办了“2016中国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张秀隆等领导和部分专家出席了博览会。参展企业近100家,专业观众2万余人。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乐农网看到的,这样我会给你最大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