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申请为高级会员 | 乐农百科 | |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RSS订阅
新闻
政策法规
|
技术 种植技术
|
行情
粮食茶叶
|
百科
|
互动
农业视频
行业标准 家电下乡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化科技 加速融合正当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乐农网  发布日期:2012-06-04  浏览次数:1423
乐农网  合肥跻身首批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37个大会签约项目中科技文化项目比例大幅提升;以“文化科技之舟”为造型的安徽展

  合肥跻身首批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37个大会签约项目中科技文化项目比例大幅提升;以“文化科技之舟”为造型的安徽展区人流如织……近日落幕的第八届深圳文博会上,“文化皖军”融合现代科技精彩亮相,成为大会一大亮点。

  文化的腾飞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将发挥“1+1>2”的效应,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包括我省在内的众多省市区正加速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

  科技创新 倍增文化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与科技的每一次激情碰撞,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新闻出版业为例,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中文激光照排技术发明后,中国的新闻出版行业有了质的飞跃,图书报刊印刷能力、传播效率极大提升。仅2011年,全省新闻出版行业总产出超过470亿元。

  “在新一轮文化改革发展大潮中,谁掌握了科技创新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文化发展的关键生产力和战略生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能够有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倍增文化产业创造力。 ”省文化发展改革办公室主任周玉如是说。

  以省会合肥为例,“十一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3.8%提高到23%。同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在30%以上,总量占全市GDP的5.6%。

  网络电视、平板电视、智能手机……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今年夏天,体育迷们无需紧盯电视屏幕也能观看奥运节目。伦敦奥组委着力打造“数字奥运”,几家主打数字产品的主要赞助商早已在场外展开了“营销大战”。

  科技创新是促进传统文化业态转型提升、新兴文化业态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省科技厅高新处负责人认为,以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正成为最具成长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他补充道,2009年,江苏省新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40.85亿元,较上年增长40.91%。

  充分发挥我省科教和文化资源丰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优势,开展文化科技攻关等四项行动,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六大工程……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实施意见》,绘就了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美好蓝图。

  合肥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负责同志介绍,将以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智能语音等新兴业态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合肥乃至全省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 丰富文化表现力

  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风靡全国。借助电影这一新媒介,“乡间小调”黄梅戏突破地方舞台的“小天地”,传唱大江南北,走向全国和世界。半个多世纪过去,我省黄梅戏表演者又在思考:传统文化如何搭乘技术快车,焕发新的活力?

  2011年,省黄梅戏剧院推出我国首部3D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仙女腾云驾雾,如梦如幻;七夕鹊桥相会,似在眼前……该剧在合肥的首轮12场演出,几乎是场场爆满。 “剧中的牛、兔子不仅能动,还会说话,非常符合神话的特点。 ”“七仙女在碧莲池中嬉戏时,那种波光粼粼的效果,传统舞美技术无法营造。 ”观众们纷纷给出好评。

  “过去,舞台照明、灯光音响等技术不发达,表演艺术家们只能强化动态表演,而现在,数字影像、LED显示、数字三维虚拟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艺术领域,极大提升了文化艺术的表现力感染力,创造了更加完美的艺术境界。 ”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分析说。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里“流动着的《清明上河图》”惟妙惟肖,北京奥运会上穿越时空的中国画轴令人震撼……中华文化在世界盛会上的精彩演绎,其背后是“科技”的有力支撑。据介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使用了几十项高新技术,涉及航天材料等多个领域。

  前不久,经典影片《泰坦尼克号》席卷全球银幕。除了凄美的爱情故事,3D效果成为吸引观众15年后再次观影的最大卖点。

  “我们将在重大文艺活动、精品创作生产中,充分运用最新技术手段提升文艺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努力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实现样式和载体的极大丰富。 ”省委宣传部文艺处负责同志介绍说。

  科技创新 提升文化服务力

  “现在是电子阅览室,座位有限;以后是虚拟网,服务无限。 ”宁国市图书馆馆长周涛介绍说,今年市图书馆将与乡镇综合文化站、城乡中小学实现联网,共享数字图书资源,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2011年,我省成为全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首批试点省份。铜陵市、芜湖市和宁国市先行一步,建成了全省第一批规范化的公共电子阅览室。今年,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将在全省全面铺开。

  以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让更多群众分享文化发展成果。 2010年,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重点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倾斜,13个科技项目中,有5个涉及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公共图书馆现代科技应用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与交流中移动技术应用模式研究”、“基于三网融合的公共文化传播新模式研究及示范”等。

  以科技创新提升文化服务便捷力,不少发达省市已先行一步。在深圳,凭一张身份证便可在“自助图书馆”享受申办借书证、借书、还书、预借和查询5大自助服务。由深圳市图书馆与企业合作研发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实现了自助图书馆服务机、物流系统、中心服务系统、监控系统4个部分的协调运作,让人们享受便捷的“悦读”生活。

  今年,我省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也将大力推进。我省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加快建设省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文化遗产数据库;大力发展数字影视、数字音乐、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数字发行,积极推动文化生产的数字化转型;认真做好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数字化建设工作,开展网络等多形式的全民阅读活动等。

  科技,让文化更加精彩;文化,让科技更具魅力。开拓奋进的文化皖军,正在谱写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李跃波)



责任编辑:琚蓓

乐农网为你提供【文化科技 加速融合正当时】的文章,喜欢请记得收藏本站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或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http://www.lenw.cn/news/show-87179.html
 
奇闻怪事
 
 
最新图文
最新资讯
网友们都在看
精彩热图
网友热搜
点击排行
 

关于乐农网 | 分支机构 | 农村淘宝 | 广告服务 | 服务指南 | 诚征英才 | 合作代理 | 合作伙伴 | 渠道推广 | 网站留言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客户服务 | 网站地图
乐农网 2008-2010 | 桂ICP备:05014281号

Copyright © 2011 中国农业电子商务b2b信息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