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肥西官亭镇张祠村的油桃园里,迎来了大批戴着太阳帽的采摘游客。摘桃、品尝、拍照留念……游客的一举一动,对于这片生长了20多年的油桃树来说,还是平生第一次经历。当日,伴随着2012首届肥西·张祠油桃采摘节的开幕,张祠油桃也改变以往坐在家中等客户的思路,以乡村采摘游为突破口,为当地的油桃经济寻找新突破。 油桃生长有“福地” 位于肥西县官亭镇的张祠村,地处江淮分水岭的岗地,由于地势高引水困难,种植水稻只能靠天收。然而这里的地理气候条件,却是油桃生长的“旺福地”。“我们这里是小山岗,通风,且土壤是黄土,比较适合桃树生长,所结出的油桃也是颜色鲜艳,香甜可口。”张祠油桃协会会长李昌云介绍。 贩卖方式多“桎梏” 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张祠村的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油桃。在张祠村近2000亩的油桃种植面积中,除了500亩是大户种植外,其余皆是一家一户所有。油桃是一种高产的时令鲜果,一亩地的产量平均有4000斤,而一个品种的油桃成熟期只有十天。“因此,油桃成熟收获时农户根本忙不过来,只有在家等着商贩过来拉,2元/斤卖给商贩,比市场上5~6元/斤的价格便宜很多。”李昌云说。 显然,这样的销售方式,致使油桃大半的价值要被中间商贩掠取,当地的百姓只占有其收益一小部分。“我们也想过联合起来,自己搞运输对外销售,但由于种植户太多,桃子的质量存在差别,定价很困难,最终只能按照现在的方式销售。”虽然也知道目前销售方式的弊端,但李昌云也很无奈。 采摘新路出“效益” 虽然在增加附加值的道路上有很多困难,但此次举办的2012首届肥西·张祠油桃采摘节,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采摘节顺应了市民采摘的需求,推出了油桃采摘线路,市民现场亲身采摘的油桃价格要3元/斤,较直接出售给商贩每斤贵出1元钱。“线路推向市场半个月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近700人次,十分火爆。”肥西鼎新旅行社总经理毛小平介绍。 “今后张祠油桃将通过申请无公害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等方式,增加品牌价值,并大力更新早熟品种,利用早熟品种价格高赚取更多的利润。”李昌云表示。 ( 来源:合肥日报 作者:牛毅 皖祥 王永亮 )
在张祠村近2000亩的油桃林里,记者看到,正值盛果期的油桃树上,挂满了一个个皮光个大、鲜艳润泽的油桃,让人垂涎欲滴。据悉,肥西官亭张祠村油桃从1988年开始,如今已经有20多年的栽种历史,是目前我省最大的无公害桃果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每年5月下旬,油桃开始成熟,不仅让本地人垂涎欲滴,也吸引了六安、淮南、寿县等周边城市的商人前来贩运。
责任编辑: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