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员负责观察雨情、水情变化及山塘运行情况、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否异常;铜锣员接到紧急转移通知后鸣锣示警;口哨员及时提醒群众应急转移……今年,黄山市歙县徽城镇程家坞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规定,一旦发生灾情将组织群众迅速转移。截至目前,我省山洪灾害防治区内31个县区修订完成镇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为在防汛抗灾中赢得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我省始终重视防洪排涝预案体系的建设,着力抓好基层预案修编工作,先后制定《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安徽省防御全省性大洪水方案》、《安徽省抗旱预案》省级防汛抗旱预案和6个省级江河洪水调度方案(办法)。各市县均制定总体防汛抗旱预案;4000多座大、中、小型水库全部制定调度运用计划及应急抢险预案,26处蓄滞洪区全部制定运用预案,宣城、滁州、池州、六安等市制定水阳江、滁河等防御洪水方案。全省800多个内河圩堤(堤段)、100余个长江干流江心洲外滩圩基本都制定了防汛抢险及人员转移预案。由过去被动性抗灾向积极主动性防御转变,防汛抗灾工作迈向规范化、科学化和可操作性防御,规范了防汛抗旱工作的程序,提高了指挥决策和减灾行动的效率。预案在防汛抗旱及抢险救灾等过程中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正在逐步显现。 今年,省水利厅进一步完善防汛预案,成立无为大堤防汛指挥部,明确无为大堤防汛责任分工。完成瑶湖防汛预案初步修订以及大型、重点中型水库调度计划审查。开展淮北地区矿井防汛预案编制工作,同时动态修订行蓄洪区、江心洲及外滩圩人员转移安置预案。省水利厅厅长纪冰介绍:“下一步,各地防洪排涝预案要编制到乡镇,落实到行政村;防御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预案要编制到行政村,落实到村组户。”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王恺、赵梅 )
责任编辑:琚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