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申请为高级会员 | 乐农百科 | |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RSS订阅
新闻
政策法规
|
技术 种植技术
|
行情
粮食茶叶
|
百科
|
互动
农业视频
行业标准 家电下乡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龙虾为什么那么红,背后隐藏着的燥热与隐忧你知道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乐农网  发布日期:2017-09-04  浏览次数:1865
乐农网  一边是价格的暴涨、资本的追捧,一边是大批门店的难以盈利、难以为继。在被放到火上烤了整整一夏之后,不禁要问,已成为国民
   一边是价格的暴涨、资本的追捧,一边是大批门店的难以盈利、难以为继。在被放到火上烤了整整一夏之后,不禁要问,已成为“国民夜宵”的小龙虾,如今到底是被消费的食品还是已然成为了被消费的工具。


 
  燥热异常的小龙虾
 
  曾经大排档上的“常驻嘉宾”小龙虾,今夏却成了“金贵”的紧俏商品——身价高,还缺货。
 
  一般来讲,6—8月是小龙虾的“表演时间”,不少城市进入了“无麻小,不夏天”的节奏。等到进入8月之后,随着小龙虾销售进入尾期,价格才开始慢慢上涨。
 
  而今年小龙虾价格的上涨时间,显然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7月中旬开始,价格便开始有了明显上涨,上涨幅度更是超乎想象——50%、80%、150%……以致多位批发商直言,几乎几十年里从未有过像今年这么大的涨幅,而且很难提供一个确定的小龙虾批发价格,因为价格几乎是以天为单位进行波动的。
 
  至于原因,消费者追捧自然是“居功至伟”。
 
  去年,我国小龙虾生产量达89.91万吨、消费量达87.93万吨,较2014年分别增长了30.36%和32.47%。根据2016年大众点评的一份小龙虾调查显示,中国有近10万家小龙虾店铺。另据携程美食林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自6月以来,以“小龙虾”为关键词的搜索量环比暴增近3000%。
 
  而除了消费者的追捧,小龙虾今年的身价暴涨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天灾”“人祸”的影响。
 
  今夏的“天公不作美”表现在两点:一来,我国小龙虾主要产地持续高温,对小龙虾养殖影响较大;二来,进入7月以后,降水增多,水位上涨,这不仅造成小龙虾大量减产,还给虾农的捕捞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如此一来,加工厂收购量不足进而导致开工不足。当需求旺季遇上明显的市场缺口,价格高涨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加剧市场供需矛盾、将价格推向虚高位置的,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老天在“作怪”。


 
  “(小)龙虾今年6月之前全国一片红,这点和往年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因为到了(小)龙虾季节,加上不少地方都搞(小)龙虾节,也都有所助推。但今年之所以比往年更火热,这背后是整个餐饮行业转型中的一个无奈。”江苏盱眙龙虾协会副会长赵建民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一些知名餐饮企业的加入,加上媒体的过度炒作,导致小龙虾一度成为餐饮业的高频词,“但热闹背后其实有很多隐忧。”
 
  赵建民指出,餐饮业眼下正处在不景气的大环境里,很多企业面临转型困难,没有其他更多的选择,小龙虾成为了它们转型的首选。而它们的进入势必需要一些营销策略,这或多或少把小龙虾炒热,甚至变成了炒作。
 
  坦白来说,近年来杀入小龙虾市场的玩家确实不在少数。如新辣道、周黑鸭等品牌纷纷推出小龙虾副牌,必胜客推出“麻辣小龙虾比萨”和“麻辣小龙虾意面”等产品,甚至连月饼生产企业也来蹭热度,推出小龙虾月饼。
 
  而另一方面,一些老牌小龙虾店,想转型、想扩张也同样没有太好的选择,最后也只能抓住小龙虾季节,在小龙虾方面扩大经营规模,搞扩张、搞加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炒热小龙虾概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个是餐饮企业转型选择(小)龙虾,一个是老(小)龙虾品牌店扩张,说到底还是企业转型过程中的无奈,既要应对餐饮行业下滑的趋势,又要面临转型的阵痛,因而(小)龙虾就成了特定背景下的一个热炒的词。”赵建民表示,今年最流行的就是买一送一、买二送一、吃火锅送小龙虾、吃什么送小龙虾……这些无疑让小龙虾变成了一个热炒的工具。
 
  低调不再的大产业
 
  一般来说,一个被贴上热炒标签的行业,多半是有资本加持的。小龙虾市场,同样也是如此。
乐农网为你提供【小龙虾为什么那么红,背后隐藏着的燥热与隐忧你知道吗】的文章,喜欢请记得收藏本站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或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http://www.lenw.cn/news/show-124543.html
 
奇闻怪事
 
 
最新图文
最新资讯
网友们都在看
精彩热图
网友热搜
点击排行
 

关于乐农网 | 分支机构 | 农村淘宝 | 广告服务 | 服务指南 | 诚征英才 | 合作代理 | 合作伙伴 | 渠道推广 | 网站留言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客户服务 | 网站地图
乐农网 2008-2010 | 桂ICP备:05014281号

Copyright © 2011 中国农业电子商务b2b信息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