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申请为高级会员 | 乐农百科 | |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RSS订阅
新闻
政策法规
|
技术 种植技术
|
行情
粮食茶叶
|
百科
|
互动
农业视频
行业标准 家电下乡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果树如何秋剪,知道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乐农网  发布日期:2016-09-26  浏览次数:29512
乐农网秋季修剪实际上是夏季修剪的延续。因果树秋季生长已经放缓甚至停长,大部分果树正处于花芽继续分化和树体营养储备阶段。因此,及
 

秋季修剪实际上是夏季修剪的延续。因果树秋季生长已经放缓甚至停长,大部分果树正处于花芽继续分化和树体营养储备阶段。

 

因此,及时控制生长、打开光路、增强果树的光合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秋季修剪必须进行。

 

1、秋剪时间

 

果树秋剪的时间在8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秋梢停长早的果树早剪,停长晚的果树晚剪,一般应在落叶前20~30天内完成。

 

2、秋剪目的

 

幼树和初结果树以整体控旺,充实枝芽,增强抗寒能力为主。大树以改善光照、复壮内膛、促进着色、增进营养、缓和外围枝组为主。

 

3、秋剪方法

 

(1)拉枝缓势


为了缓和树势,均衡枝芽,增加内膛采光,对角度小、内膛密闭的旺长树,必须及时开张各类枝条的生长角度。

 

一般要将主枝角度(特别是梢角)拉到75°~80°,辅养枝拉到90°以上。拉枝一般要在9月底前完成。

 

(2)捋(拿)枝软化

 

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当新梢接近停长或已木质化时,要对中干延长头下部萌发的3~5个当年生直立新梢或主枝背上竞争枝。

 

以及树冠内膛1~2年生未成花的旺长辅养枝进行捋枝软化一一般经过捋枝软化后,枝条应呈下垂或水平状态,同时弯向有空间的部位。

 

为了增强捋枝效果,最好每隔 7~10 天连续进行 2~3 次,即可抑制顶端生长,促使侧芽萌发形成中短枝,为当年或翌年形成花芽奠定基础。

 

(3)疏枝增光

 

8月上旬至9月下旬,首先,对有中心干的盛果期大树要疏去严重影响内膛光照、扰乱树体结构的层间大枝(即辅养枝)。

 

同时压缩所有位于主侧枝背上的强旺高大枝组,打开侧光(俗称“开天窗”)同时,疏除病虫枝、徒长枝、交叉枝、过密细弱枝等。

 

其次,对初结果枝和2~3年生幼树要疏除外围直立枝、并生枝以及剪锯口和环剥(割)部位后部萌生的幼嫩秋梢,以补充内光,防止营养消耗。

 

第三,稀疏“裙枝” 。要疏缩低位枝组,增强“下光” ,改善地表空气流通状况,促进内膛和下部枝叶生长,有利果实增色。

 

但应注意:如果需要疏除的枝上有果,应在临时保留果实和该枝具有足够叶片的情况下,待采果后或翌年春夏剪时再予疏除。

 

在秋雨过多时,内膛细梢不断萌发旺长,还要做到勤抹芽常疏枝。

 

(4)轻剪摘心

 

8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对未停长的辅养枝(梢)一律进行轻截摘心或戴帽修剪,这样便可抑制树体旺长,充实枝芽发育,增加树体枝量。

 

促进腋芽肥大饱满,尤其是二次梢花枝的形成,而且还可促使结果部位紧凑,树势生长缓和,有利于安全越冬。

 

(5)断根控旺

 

9月上旬至10月中下旬,对于幼龄果树和生长势较强的初结果树,采果后结合秋早基肥进行深耕断根。

 

一般要求在距离树干0.8~1米处开深40~60厘米的沟,切断直径2~3厘米的粗根,可以起到控制旺长、缓势促花的作用,并可促发细根。

 

增加中、短枝的数量和比例,实现连年高产稳产。断根果园应实行配方施肥,增施钾肥和有机肥

果树秋剪“四要点”

 

1、轻剪缓放、连年缓放、单头延伸是果树修剪以及缓和树势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易使枝条积累养分、形成花芽。

 

修剪后,修剪口应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保护伤口快速愈合,隔离病毒感染。

 

2、大枝稀、小枝密 果树要长好,去掉大枝解决光照,留小枝结果,达到“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的效果,做到“上部枝稀、下部枝密,外部枝稀、中部枝密、内膛应空”。

 

3、干直立、保优势 修剪中应使中心干枝始终保持旺盛生长,在达到一定高度可实行放平、弯干枝,以果压冠。

 

4、旺枝拉、弱枝缩 对果树中生长旺盛的枝要进行拉枝,以减弱其长势,促进其萌生中短枝,为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打下基础。

 

对一些过弱的枝应及时回缩,保持树势,做到“空大留、空小缩、无空去”,使其达到密不显稠、稀不显空,让树保持良好的长势。

乐农网为你提供【果树如何秋剪,知道吗?】的文章,喜欢请记得收藏本站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或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http://www.lenw.cn/news/show-122234.html
 
奇闻怪事
 
 
最新图文
最新资讯
网友们都在看
精彩热图
网友热搜
点击排行
 

关于乐农网 | 分支机构 | 农村淘宝 | 广告服务 | 服务指南 | 诚征英才 | 合作代理 | 合作伙伴 | 渠道推广 | 网站留言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客户服务 | 网站地图
乐农网 2008-2010 | 桂ICP备:05014281号

Copyright © 2011 中国农业电子商务b2b信息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