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蚕生长迅速,体表面积4龄蚕每天约增一倍,5龄蚕每两天约增一倍,因此要求相应地扩大蚕座面积,既便于蚕儿食桑运动、生长发育、防止蚕儿互相抓伤而感染发病,又能合理经济地利用桑叶。合理的蚕座面积,一般以两头蚕之间有一头蚕的间隙为宜,即一张蚕种需要35-40平米。
大蚕期食桑量占全龄期总食桑量的90%左右,为了提高产茧量,必须保证蚕儿吃好、吃饱。
1、计划采桑,保证质量。做到不采泥灰叶、病虫叶、毒害叶、过嫩叶、雨湿叶,要松装快运,防止蒸热枯萎;采回的桑叶,要立即抖松开,用湿布盖好,防止失水枯萎,切忌用塑料薄膜覆盖,否则桑叶会蒸热腐烂,影响叶质。
2、看蚕给桑,良桑饱食。大蚕给桑量要根据蚕儿食桑情况而定,同一龄中,少食期、将眠期少给,盛食期多给,给桑时还应结合有无残叶、残叶多少、温湿度高低、叶质老嫩等情况决定给桑数量,坚持看蚕给桑,既不浪费桑叶,又要防止饿蚕。
大蚕食桑多,排泄物多,如温度高、湿度大、空气污浊,有碍蚕儿呼吸,降低蚕儿抵抗力,诱发蚕病。因此,蚕室要有空气对流窗,开放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促进健壮发育,但忌强风直吹。近日,气温昼夜开差大,深夜和日中要关好门窗,早晨和傍晚要开门开窗,加强通风换气。
大眠就眠慢,眠中经过时间长,不易眠齐,因此要做好提青分批工作。大眠前1-2回叶改全叶育为方块叶育,给桑薄而匀,并逐步减少给桑量,做到饱食就眠,待眠蚕和将眠蚕达85%-90%时,洒新鲜石灰粉止桑,加网提出青头蚕,另行饲养,防止饥饿。大眠中温度降低1℃左右,湿度前期偏干燥,蜕皮时偏湿。适时饷食,当蚕儿眠起后,先用大蚕防病一号进行蚕体消毒,待大部分起蚕头部呈淡褐色,头胸部昂起并左右摆动,显示求食状态时饷食。饷食用桑,要新鲜、适熟偏嫩,给桑薄而匀,不宜偏多。
秋蚕饲养环境中病原较多,特别是大蚕期,蚕儿排泄物多,增多新鲜病原,而蚕儿一旦发病,只能采取措施控制而难以治疗,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减少存在的病原,控制蚕病的发生。
1、加强蚕体、蚕座消毒。大蚕期每龄起蚕,用大蚕防病一号进行蚕体消毒。龄期中:晴天每天早上或晚上喂叶前使用一次灭僵灵防僵粉,雨天早晚喂叶前各用一次,直至见熟。量要用得足(均匀一层)、时间要保证(使用15分钟后再喂叶),以保证消毒效果。灭僵灵防僵粉要现配现用,不要超过24小时,石灰要用新鲜的石灰块当场水化成灰,冷却后即时配制灭僵灵防僵粉,配比为1:2,即1代灭僵灵加2斤新鲜石灰粉均匀混合。现配现用,否则风化的石灰无防病效果。特别是往年发生脓病的,一定要用足用好新鲜石灰粉。
2、适时添食抗菌素,增强蚕儿抵抗力。从三龄开始添食抗菌素,三龄起蚕一次,四龄起蚕和龄中各一次,五龄起蚕、第三天、第五天各一次。每次最好在中午添食,用桑不宜过多,尽量能被食尽。各种抗菌素要交替使用,以达到最好的抗菌效果。
3、用足灭蚕蝇。四龄后期添食一次,五龄第二、四、六天各添食一次,如果蚕室周围苍蝇较多,则每天使用一次,上簇前体喷一次。
4、要做好日常防病卫生工作。给桑前、除沙后要洗手;进出蚕室踏石灰;除沙时尽量减少灰尘飞扬,运送蚕沙的用具同运送桑叶的用具严格分开,蚕沙不能随意倒在蚕室旁,应倒在远离蚕室的蚕沙坑内,上盖塑料薄膜,除沙后,蚕室地面用0.3%有效氯漂白粉水消毒一次;设置专用贮桑室,贮桑室和采桑用具每两天要用0.3-0.5%有效氯漂白粉水消毒一次。等等。
5、要观察蚕儿发育,及时发现蚕病,加强隔离。经常观察蚕儿发育,当发现病蚕后,及时拾尽,投入石灰钵中,或放进装有石灰的塑料袋中深埋。拾过病蚕的手一定要洗净后再饲喂正常蚕。
秋季水稻、蔬菜治虫频繁,如处理不当,极易引起蚕儿中毒。
1、蚕室周围如有人治虫,应立即关好门窗,防止不良气体进入蚕室。治虫后三天内每天中午也要关好门窗,因为某些水稻用药中午被太阳曝晒后,会发生熏蒸作用,能持续三天左右,仍可能会引起蚕儿中毒。
2、治虫人员治虫后要洗头、洗澡、剪指甲,方可进入蚕室喂蚕。
3、要加强试喂,坚持隔日和隔顿二次试喂,确保大面积饲喂无毒。隔日就是第二天用叶田块的桑叶,上一天要试采试喂;隔顿就是对采回来的桑叶,要进行试喂,6个小时后确保无毒再大面积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