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品种很多,但前些年引种的是黄色果品种,因其果色不美,果汁太酸,香气不足而没有引起人们关注,仅作为遮荫作物零星栽种。
广西钦州市青龙山庄于1997年首次引种紫果百香果,经几年观察,发现其易种易管、粗生快长、抗虫害、四季生长、四季可种,当年种当年收果多批,农历5月至12月均有果子收获,果实极耐贮存,株产果可达50公斤,667平方米产2吨以上。
百香果投资少、见效快,一经下种多年收益。种植百香果时要抓住下面几项关键技术:
1、地种植修梯田、挖大穴。具体要求如下:(1)株行距3米×3米或3米×4米,按等高线定标,修筑宽18——2米,内倾的样田,有利于保持水土便于搭架等田间管理,修梯田时必须留下表土。(2)在定植前2个月挖好定植穴,穴的规格为60厘米×70厘米×80厘米。(3)在定植前1个月回穴、施基肥,每穴施农家肥25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
花生麸1公斤,基肥必须与表土充分混均,回入穴2/3的深度内。
2、选好良种。紫色果比黄色果品种白花挂果率高6倍,甜度高10倍,更加甜。
3、及时搭架。搭架及时结果较早。目前百香果的棚架形式多种多样,以人字形棚架较好,该种棚架具有下列优点;(1)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抗风牢固;(2)搭架方便,节约成本;(3)修剪采果方便。
4、整枝修剪。当幼苗定植成活后,留1——2条主蔓上架,剪去过多侧枝侧芽。第一年植株留2条主株,短期内枝蔓就可长满棚架。靠近主蔓枝条先结果,当果实成熟掉落后,立即修剪2——3节,从其基部每萌发的芽可以形成新的结果枝,冬季最后一批果实采收后,所有结果枝都从基部修剪。
百香果一级蔓是主要营养枝,二、三级是主要结果枝,培育良好二、三级蔓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百香果忌重剪,过度修剪会降低产量,使主蔓枯萎,严重时整株死亡。每年采果后应剪去枯枝、病虫、老弱枝、郁闭枝,减少养分消耗和病虫危害,培养通风透气的株形,提高产量和品质。
5、合理施肥,科学管理。百香果周年生长,生长量大,消耗养分较多,必须及时施肥补充。前期以
氮肥为主,进入产果期后应加施鳞
钾肥。每株每年施硫酸铵1.25公斤,过鳞酸钙0.7公斤,氯化钾1公斤。施肥效果受气候、地形、品种、施肥时期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一年施3——4次肥,2——3月萌芽开花结果时施肥以氮为主,5——6月果实发育时期施肥以鳞钾为主,果实采收后施鳞钾
复合肥为好,采用开半圆沟施肥,两侧交替进行。
6、适时采收,保正质量。果实成熟自然落下的百香果,果汁含量、果汁有效成分和风味均佳,最适宜鲜吃和加工果汁。采收落果果实落地时间不能超3天,未成熟果实不宜采收(因即使催熟也酸度高,风味差,果汗质量不好)。